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政策前沿 改革释放红利 央企进入“新周期”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央企上半年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国务院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在102家中央企业中,有99家企业赢利,其中29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20%。
值得一提的是,仅6月央企就实现利润1596.7亿元,创下单月利润历史最好水平。
央企经营形势有了显著好转,那么这是否说明了整个经济形势也走出了底部?
“应该说整个经济正在底部合理区间震荡整理,这是新周期的起点,旧周期的末端。”新财富时间执行总编辑曹久强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
改革红利显现
“央企经营状况迎来了最好的时代。”有分析人士说道。
这到底得益于哪些因素呢?中研普华研究员孙玉娇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指出,一方面得益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稳中向好。特别是PMI已经连续11个月在荣枯线之上,这说明市场形势还在转好。一些国家宏观的指标都好于预期,包括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央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实现长期可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治本良方。此外则是得益于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攻坚战的顺利推进。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启动了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攻坚战,要求中央企业高度重视稳增长,发挥好对国民经济稳增长的支撑作用,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在这个过程中,中央企业高度重视,围绕着稳增长的目标,通过开拓市场、降本增效、产业协同,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也支撑了上半年的良好业绩。
“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使得之前的亏损大户,例如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一些国企都在扭亏为盈。尤其是钢铁、煤炭,今年以来涨价比较明显。这是造成央企利润快速回升的重要原因。”曹久强对记者说道。
据国资委统计,1月至6月,中央石油石化企业成品油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0.8%和2.1%;中央电力企业发电量同比增长4.4%,电网企业售电量同比增长6.7%;煤炭企业原煤产量同比增长9.1%,商品煤销量同比增长16.6%。
据了解,在国企改革吹风会上,相关负责人提到,稳妥推进煤电、重型装备制造、钢铁等领域重组,探索海外资产整合,集中资源形成合力,更好发挥协同效应。
除了结构调整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兼并重组也是央企业绩改善最主要的内生动力之一。
“目前央企兼并重组,比如宝钢与武钢重组等也会造成经营的变化,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回升。”曹久强对记者说道。
沈莹表示,重组整合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是央企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一个重要决策,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一个日常经营行为。
据了解,当前央企重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强强联合,规模相当,规模较大,减少重复投资与布局,减少运营成本,如中远与海运,宝钢与武钢,南车北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重复建设,减少资源分散,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还有一种重组形式是吸收合并,将一些重合业务增加产业体系;最后一种形式是产业链上下游重组,共同抗击市场风险。
新周期需不断完善新动能
“我坚定认为国企正在进入新周期。”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央企经营形势有了显著好转,可能已经告别了长达6年的去产能、通缩和资产负债表调整期,进入了“新周期”的起点。
据了解,从去年6月至今,已有6次央企重组。目前国资委央企名录中,央企已减少至101家,距离国资委年内百家的目标已经不远。下半年央企重组是否会进入加速阶段?
“从重组效益上来看,都在逐步显现,今后还会有更好的作用。”沈莹介绍,在当前形势下,重组整合是我们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正常经营行为。在推进重组过程中,我们注重重组效果,能不能做到1+1大于2,能不能达到重组的效益?
“应该会加速,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大力度推进资产证券化,以及混合所有制。”曹久强对记者说道。
新的周期苗头已出现,并越来越成熟,或应重新思考新周期下的改革措施。
那么,要继续保持这种增势,传统央企应该还需要什么样的外部环境?
“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去产能,恢复市场供需平衡。其次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让央企利润增速回升趋势能够维持下去。”曹久强对记者表示。
他认为,钢铁、煤炭只要去除落后、过剩产能,行业保持正常的发展,利润就不会太差,供给侧改革能够让其市场恢复平衡,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李锦指出,现在国企改革的外部动力充足,不仅有国家的重视,还有供给侧改革、产权改革等一系列配套举措,给改革创造所需的环境。
而传统企业也需要不断完善自身来进一步适应现在的新形势。
“传统企业要等待出清完毕,市场供需恢复平衡,负债率降低到合理水平,来迎接新周期与后面市场的发展。”曹久强对记者说道。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分析,去年国家对国企改革明确“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并提出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关键是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央企与银行签订债转股协议,就是经济发展的协调要求下,资本市场改革与实体经济的有效对接,协同改革,高效降低国企高负债与去除高杠杆,但是,这种改革还需进一步推进,让“一行三会”的运行体系,更好地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会对国企高负债率和高杠杆起到良好作用。
“央企总体负债率保持稳定,债务结构在优化,同时偿债能力的指标在持续改善。”沈莹指出。
尽管目前国企改革形势良好,但未来仍面临不小的挑战。
“清退僵尸企业和治理特困企业依然存在不少困难,且央企自身仍存在结构性矛盾需解决,央企经营利润仍有下滑的可能。对此,各级政府及央企自身应保持足够警觉,不能有丝毫懈怠,才能确保央企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孙玉娇对记者说道。
曹久强则表示,首先,混改不要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需要证券化,公开透明。其次,国企经营要实现现代化、科学化、民主化,健全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稳步推进员工持股,避免一些不规范的问题。
李锦也指出,改革要真正形成一股正向力量,不仅要靠外力,还要有内力配合。改革的内部力量如激励机制、容错机制,职业经理人制度等,由于员工持股问题和高管股权激励机制迟迟没有放开,可能造成内部动力不足,影响改革效果。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