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政策前沿   三大汽配产品产销量居全国前列

三大汽配产品产销量居全国前列

发表于:2018-03-31 关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惠炼二期120万吨乙烯项目已机械完工、欣旺达惠州新能源产业基地一期工程部分投产、中国电子北斗高新产业园项目进驻惠州……近年来,我市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绿色为引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构建“2+2+N”现代产业体系。去年,全市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合计161.7亿元。今年,我市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47项,总投资5044.8亿元,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抓项目

去年2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43.5亿元

项目是强实体、促转型、增后劲的第一抓手,抓项目建设就是抓住发展的关键所在。去年,全市2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43.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06.8%。列入省重点项目的市管项目完成投资199.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27.4%,高出全省平均进度9.2个百分点。产业项目建设方面,现代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82.3亿元和151.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7.3%和116.9%,两类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占全部项目完成投资的51.8%。

伯恩光学玻璃永湖和三和生产基地、欣旺达惠州新能源项目、旭硝子显示玻璃项目、大亚湾科达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件项目等已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部分已建成投产……一个个大项目的落户,为惠州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好项目就是抓高质量发展。今年,我市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47项,总投资5044.8亿元,年度投资计划634.3亿元,项目量比去年增加17项,投资增长5.2%,为惠州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强制造

规模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有181家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把制造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推动我市制造业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

目前,我市已拥有本田、住友电工、双叶、普利司通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德赛西威、华阳通用、华阳多媒体、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国内著名汽车电子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汽车电子、汽车线束和发动机零部件三大汽配产品产销量居全国前列。

据统计,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18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09.4亿元,产值超亿元企业达54家。我市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2.2%和40.5%,居全省前列;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30亿元,居全省第三。

重服务

1272名首席服务官“一对一”精准服务企业

中海油惠炼二期项目投产运营后,大亚湾石化区将具备2200万吨炼油、220万吨乙烯的产业规模,并将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基地。

惠炼二期项目的顺利推进,得益于我市推动项目建设的有力举措,创新实施首席服务官制度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据悉,我市从2016年开始在仲恺高新区率先试行首席服务官制度,取得了初步成效。2017年,惠州在全市全面深化推广首席服务官制度,进一步深入落实“一对一”精准服务企业,有力地促进地方实体经济发展。

目前,我市已安排1272名首席服务官,组建了 “1272名首席服务官+1272支服务队伍”的强大阵容,对1272宗重点项目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得益于首席服务官制度,去年我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5亿元,投资总量居全省第四。

优环境

“惠十条”3年可为企业减负超400亿元

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十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惠州企业减负,去年11月份,含金量十足的 《惠州市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惠十条”)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惠州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政策实施后,预计未来3年可为我市企业节省成本超400亿元。”市经信局负责人介绍,新政策有利于我市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下降、盈利提升,形成企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格局。

从2011年出台的 “惠28条”、2012年的新“惠28条”,到2013年的“惠42条”,再到去年初的新 “惠42条”,以及出台的“惠十条”,惠州始终坚持“放水养鱼”,为企业创新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值得欣喜的是,在推出“惠十条”的同时,我市多管齐下打出“组合拳”,降低企业综合成本,让实体经济“轻装上阵”,去年全市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合计161.7亿元。(记者袁 畅 游璇钰通讯员张力科 陈红旗)

如有侵权请原作者联系删除